王一
我是先看到余进先生的画,然后才关注余进先生的。他那灵动的水墨人物,让我有一种久违而又新异的感觉,也让我迫切的想走近余进先生,走近他那风格别具的水墨世界。
余进先生是安徽省六安市人。在这个生长将军的大别山区,在这个风景旖旎如画的地方,余进先生汲取着碧水青山给予的养分,成就了他的丹青人生和艺术辉煌。余进先生师出名门,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授业于张仃等艺术名家。在水彩、油画、壁画、国画等方面造诣精深,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展且获大奖,并多次在日本、韩国、台湾、澳门等地举行画展,影响日巨,藏家频顾。全国人大办公厅、中央办公厅、南京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多有收藏。
与余进先生交久,更为他处世淡泊、待人平易、潜心艺术的人品艺品感动。余进先生的工作画室在安徽建筑大学行政楼六楼一个不易引人注目的角处,看似一个不惹眼的地方,走进去却是一番别样的世界。在这浮躁的时代,在那熙攘的闹市,一位执着于艺术之旅的画家能有此清净满案、墨香四壁的灵魂寓所,该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啊!
我多次到余进先生画室做客,边聊天边看他作画。他的烟瘾很大,每作一幅画之前,总是先点上一支烟,看着铺好的宣纸,一口一口地抽,等一支香烟抽完后,把烟头一丢,拿起笔来调匀水墨,就见笔墨飞舞,一幅水墨人物很快便跃然纸上!原来他吞云吐雾的过程就是他构思构图的过程,待胸有成竹即一气呵成!看着余进先生作画的那种快意,我也颇受感染,目光和心神也随着他挥写的笔锋游走于纸端,仿佛自己也走进了他那淋漓的水墨画境,仿佛也置身他笔下那些谈酒论道、垂纶觅诗的高士们中间,不知今昔,无论魏晋,恍若世外!真乐事也!
余进先生的水墨人物画很简练,只三五笔即勾勒出一个个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不添些花木竹石之类的饰景,使画面更丰满、更充实!因为很多藏家都喜欢画面很满的作品!余进先生笑笑说,我是用减法作画!越是简练越能显现出一位画家的功底。其实我喜欢余进先生的水墨画作不也是因为他这种简约的风格吗?鲁迅先生曾说:“用最省的笔墨勾画一个人的面貌!”余进先生就是用“最省的笔墨”,寥寥几笔,即写出人物的“面貌”,且各具情态,呼之欲出!古人论作画,曰“加法易,减法难!”我认为,这里“减”的是一些多余的笔墨,是一些可画可不画的配景。而正因其笔墨语言的精简和凝练,其作品意境则更为突出和隽永!宋代梁楷所作泼墨仙人图,清代八大山人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减法”取胜,他们的作品正因简约而更为精妙,更加耐赏耐品,而为后世称道。
余进先生的水墨人物画,不论是没骨人物还是勾线人物,有时只在人物的面部及手指敷以淡淡的赭石,其他部位多不设色。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余进先生的水墨画的特色。在北宋时期,六安曾出过一位被誉为“宋画第一人”的大画家李公麟,他的作品也多“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人物亦是“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余进先生在这方面与他这位老乡即有“同工”之处。中国画讲究的就是“笔墨”抑或“水墨”,能用好水墨,即是大手笔;能用活水墨,才是高境界。为追求这种“高境界”,余进先生师古人,遍临古人精典人物画作,从中孜孜探求、吸纳、提炼,再加之自身不懈地研修、创新、升华,终成自己独特的水墨语言和渐已成熟的艺术面貌。
余进先生的水墨人物作品,笔法凝练,删除了那些冗繁的“枝叶”,可谓个性独具;人物生动,画境深远,彰显了画家精神的文化底蕴……品赏余进先生的这些画作,我们能感觉到他对艺术的满腔热情和不倦的探索!余进先生曾说:“作为一名画家,对艺术的追求永远不能停歇!要经常的突破、创新,这样创作起来才更有激情,成就才会更大!”是的,我们相信余进先生有了这份创作的激情,再加上他丰厚的知识积淀,他的水墨世界、他的艺术生涯一定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在当今画坛的位置也会更加的引人注目!